阅读全本

清晨的薄雾笼罩着丹霞峰后山的寒潭,李长生哼着小调,拎着自制的鱼竿和调料包,轻车熟路地来到他常坐的那块青石旁。这半年来,钓鱼成了他最大的乐趣。

"哟,小子来得挺早啊。"

一个沙哑的声音突然从身后传来。李长生回头,看见一个穿着灰布短打的老头正蹲在柳树下捣鼓鱼饵。老头须发皆白,脸上皱纹纵横,但一双眼睛却亮得出奇。

"前辈也是来钓鱼的?"李长生拱手行礼。

老头撇撇嘴:"废话,不来钓鱼难道来洗澡?"说着拍了拍身边的空地,"坐这儿,你那位置今天没鱼。"

李长生将信将疑地挪过去。刚坐下,老头就扔过来一团黑乎乎的鱼饵:"用这个,保你钓到大货。"

那鱼饵闻着有股奇特的香气,李长生刚挂上钩,鱼漂就猛地一沉。一条足有三斤重的金鳞鲤鱼破水而出,在晨光中划出一道耀眼的金线。

"好家伙!"老头眼睛一亮,"小子手法不错啊。"

"前辈的鱼饵更妙。"李长生由衷赞叹,"不知是用什么配的?"

老头神秘地眨眨眼:"祖传秘方。"说着变戏法似的从怀里掏出个小酒壶,"来一口?"

就这样,一老一少在潭边钓了一上午的鱼。老头自称姓姜,是个云游四方的散修,最近暂住在玄天宗访客居所。

"小子,会烤鱼不?"晌午时分,姜老头看着满满一鱼篓的战利品,突然问道。

李长生笑了:"略懂一二。"

他熟练地生起火堆,取出随身携带的调料包。盐、花椒、香叶、还有几种特制的香料,都是他按照前世记忆配制的。鱼身划上几刀,抹上调料,用新鲜竹叶包裹,再糊上一层潭泥。

"哟,有点意思。"姜老头饶有兴趣地看着。

当泥团烤裂,香气四溢时,老头已经坐不住了。李长生小心地剥开焦黑的泥壳,金黄的鱼肉冒着热气,混合着竹叶的清香扑面而来。

姜老头迫不及待地撕下一块鱼肉塞进嘴里,顿时瞪大了眼睛。

"这、这..."老头激动得胡子直抖,"外酥里嫩,咸鲜适口,还有股说不出的香气!"

李长生笑而不语。这是他前世在云南学到的叫花鱼做法,配上特制的香料,在这个世界绝对是独一份。

"小子,你有道侣没有?"姜老头突然问道,嘴里还塞着鱼肉。

"啊?"李长生一愣。

"我有个孙女,今年二十出头,长得那叫一个水灵。"老头眉飞色舞地说,"修为也不差,筑基中期!怎么样,考虑考虑?"

李长生差点被鱼肉噎住:"前辈说笑了..."

"谁跟你说笑!"姜老头一瞪眼,"就冲你这手烤鱼,这门亲事我认定了!"

正说着,远处传来清脆的铃铛声。一个鹅黄衣衫的少女踏着晨露而来,远远就喊道:"爷爷!你又到处乱跑!"

待少女走近,李长生才看清她的模样。明眸皓齿,肤若凝脂,腰间悬着一柄翠玉短剑,整个人如同一柄出鞘的利剑,英气逼人。

"来来来,丫头!"姜老头一把拉过少女,"尝尝这小子的烤鱼,保你舌头都鲜掉!"

少女将信将疑地接过鱼肉,小口尝了尝,眼睛顿时亮了起来。

"好吃吧?"老头得意洋洋,“他叫李长生怎么样,我把你嫁给他怎么样?"

"爷爷!"少女俏脸通红,羞恼地跺了跺脚,转身就跑。

姜老头哈哈大笑,拍着李长生的肩膀:"小子别介意,我这孙女脸皮薄。对了,明天我带她来钓鱼,你多准备点调料啊!"

接下来的日子,姜老头果然经常带着孙女姜璃儿来寒潭钓鱼。李长生的烤鱼手艺越来越精进,后来还开发出了香煎、清蒸等多种做法。每次姜璃儿都吃得眉开眼笑,只是每当爷爷提起亲事,就会红着脸跑开。

一个月后的傍晚,李长生正在潭边收拾渔具,姜老头突然神秘兮兮地凑过来。

"小子,明天我要带璃儿去南海访友。"老头塞给他一块黑漆漆的令牌,"这是老夫的信物,日后若有事,持此令到南海任何一个港口,自会有人接应你。"

李长生刚要推辞,老头却摆摆手:"别急着拒绝。我看得出来,你小子不是池中之物。这修真界看似平静,实则暗流涌动。留着它,或许哪天能用上。"

第二天清晨,李长生特意起了个大早,准备了一食盒的烤鱼和点心。但直到日上三竿,姜家祖孙也没有出现。

"别等了。"赵老执事叼着烟斗走过来,"那老家伙天没亮就走了,留话让你好好修炼,别辜负了那手烤鱼手艺。"

李长生望着空荡荡的潭面,忽然觉得心里也空落落的。这一个月来,姜老头咋咋呼呼的嗓门,姜璃儿吃到美食时发亮的眼睛,都成了他平淡生活中最鲜活的色彩。

回到丹房,李长生发现桌上多了个锦盒。打开一看,里面是一枚通体碧绿的玉佩,上面刻着"璃"字。盒底还有张字条:"鱼很好吃,下次再见。——璃"

李长生摩挲着玉佩,嘴角不自觉地上扬。或许,这就是修真路上最珍贵的收获——不是丹药法宝,而是这些简单却温暖的人情味。

更新时间:2025-07-07 08:09:08

查看完整章节
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页